Categories


Tags


揭秘微信“看一看”如何为一篇文章带来百万阅读量!

微信“看一看”究竟能给公众号带来多大流量?不少人依旧存疑。

揭秘微信“看一看”如何为一篇文章带来百万阅读量! 思考 流量 微信 经验心得 第1张

最近,微信把公众号的“好看”改成了“在看”。不过不管名字再怎么变,微信打通公众号和微信“看一看”的逻辑是不变的: 用户浏览文章——点击右下角“在看”将文章推荐到“看一看”——“看一看”带来的流量再反哺给公众号。

2017年5月18日,微信推出实验室功能,“看一看”正式登台,已经过去了近两年。主打内容推荐的“看一看”,一度被寄予释放公众号流量、拯救打开率的厚望。但高调亮相之后,却没了水花,后文直到去年微信7.0时代开启才续写,当时新增了“好看”入口的“看一看”再次引起大家的注意。

不过,微信“看一看”究竟能给公众号带来多大流量?不少人依旧存疑。

01非头条文章,靠“看一看”带来17万阅读量

近日,一个健康类的公众号向果酱妹爆料,他的一篇非头条文章被“看一看”精选, 带来了17万+的阅读量, 占所有来源的94.2%, 账号平时次条只有一万左右的阅读。

揭秘微信“看一看”如何为一篇文章带来百万阅读量! 思考 流量 微信 经验心得 第2张

文章阅读来源分布

在微信还没有对公众号点赞进行改版前,公众号文章想要出现在“看一看”,只能依靠官方的推荐机制,这个机制具体是如何操作的,外界并不知晓。

“看一看”精选板块,也确实给了一些中小号主“不可思议”的流量。

FB(化名)去年才开始做图片分享类型的公众号,目前仅有1.7万粉丝,头条阅读经常在700左右徘徊。他表示, 其实“看一看”的流量一直都是相当大的 ,账号的一些推送表情包分享的非头条文章经常会有几千甚至上万的阅读。

揭秘微信“看一看”如何为一篇文章带来百万阅读量! 思考 流量 微信 经验心得 第3张

FB的公众号文章7天和30天的阅读来源分布

据他猜测,微信推荐带来的流量大多来自“看一看”右边的“精选”板块,直到“好看”出现后,“看一看”这部分流量有所回降,可能和“看一看”左边出现的“朋友在看”有关,分散了用户的注意力。

不过,FB对于“看一看”也并不完全看好。他表示, 虽然曝光度上去了,但其实没有带来多少涨粉, 并且作为用户,体验不是很好,推荐不够智能,界面还显得混乱,像开了许多小弹窗一样。

除了“看一看”中摸不透推荐机制的“精选”板块,“朋友在看”能带来多少阅读量也值得深究。

据“不会画出版社”主编王泽鹏透露,在他们的文章阅读来源中,“看一看”一般占30%左右。他分析道,高阅读的文章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朋友圈转发较多,即是刷屏文章;另一种情况是点“在看”的人数多。

据他观察,一个“在看”带来的阅读数是固定的,6000的“在看”大概可以换来差不多1万的阅读量。所以如果文章的“在看”数比例不变,“看一看”带来的阅读比例也就不会发生变化。

“不会画出版社”1月份的阅读来源分布

比如,“不会画出版社”的文章《其实我不怕你拖累》,在达到10万阅读的时候,有2.9万的“在看”数;前段时间刷屏的文章《“别难过,我先走啦。”》有接近 100万的阅读来自“看一看”。

据王泽鹏所说, “看一看”来源的阅读占比较高的文章类型不固定,还是要看内容的好坏, 这个占比的明显提高是从去年出现“好看”入口之后。对于这个功能,泽鹏表示肯定,在只能通过转发带阅读量的过去,不少人会选择挑逗情绪、诱导转发,而在“看一看”也能带来阅读的现在, “可以让人们更加专注于内容本身。”

显然,“看一看”在文章阅读来源中的占比相当可观,尽管问题还有,但这个惊人的流量池或许真的将带来“微信内容的第二春”。

02揭秘“看一看”的流量分发

知其然是不够的,知其所以然更值得我们关注。究竟“看一看”为何能带来如此巨大的流量?什么样的文章才能得到“看一看”推荐机制的青睐?

从“看一看”功能本身来讲,在“精选”模块的推荐文章并不定会是最新的,一周前的文章也可以看到。所以, “看一看”不仅是给文章增加了一个曝光渠道,更是大幅度延长了文章的传播周期,增加了曝光的持续时间,持续不断的流量无疑是巨大的。

揭秘微信“看一看”如何为一篇文章带来百万阅读量! 思考 流量 微信 经验心得 第4张

那么,什么样的文章比较容易进入“精选”呢?果酱妹去翻了不少人的“看一看”精选,有了一些小发现。

从运营者的角度来说,原创、优质的内容更容易被推荐到“精选”,符合微信一贯的原则;涉嫌“标题党”的文章在“精选”中很少见,毕竟这种内容相当影响用户体验。

众所周知,“看一看”主要是基于熟人生态以及用户兴趣等因素进行内容推荐。所以从用户的角度来说,每个人看到的“看一看”精选各不相同,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众号的类型并不会太影响被推荐到“精选”的概率。

揭秘微信“看一看”如何为一篇文章带来百万阅读量! 思考 流量 微信 经验心得 第5张

从微信的角度来看,“看一看”的推荐机制必然要围绕其“去中心化”的本质,鼓励更多的内容生产。但同时,这种机制也是一种提前预设好的算法,带有一定的机械性,在文章内容好坏无法量化的情况下,判断文章能否进入“精选”,也需要一定的大数据筛选, 例如用户的兴趣标签,文章本身的数据、用户的停留时间、完读率等都可能是影响因素。

也正因为如此,微信不会让“想占微信便宜”的文章出现在这个流量口,比如想通过刷量造假薅羊毛的文章。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优质内容,增加对其分发流量的比例,减少“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让内容再创造更多的红利。

微信重视“看一看”的心明明白白。刚刚把“好看”改成“在看”之后,“看一看”的“好看”模块又悄悄更名为“朋友在看”,并新增了“朋友看过”功能。

改版后该模块会显示当日热文,即好友没有点击“在看”,但多好友阅读的文章也会带上「n+ 用户看过」的标签显示在该页面。 这可能会使更多用户愿意进入“看一看”,毕竟大家都有想知道身边好友都在悄悄看什么的好奇心。

揭秘微信“看一看”如何为一篇文章带来百万阅读量! 思考 流量 微信 经验心得 第6张

因此,微信在“看一看”上下了很多功夫,让它在文章阅读来源饼图上占比越来越大,甚至助力不少文章达到10万+,让公众号运营者也对这个入口重视起来,专注打磨内容的同时,引导用户使用参与,共同搭建新的流量池。

补充:

现在“看一看”中的内容主要有几种来源构成:

1、朋友都看过

2、热点资讯

3、已关注

4、热门话题关键词

5、朋友圈热点

通过这些案例,我们发现了一些规律。

1、看一看和搜一搜在后台显示为两种阅读来源。

2、看一看和搜一搜阅读来源占比要么很少,忽略不计,要么在10%以上,这10%几乎都体现在(相对其他文章)爆文上。

3、文章阅读量越高,文章在看一看和搜一搜中出现的几率频次越高。

4、文章中尽量使用足够多的热点关键词,保持和热点事件紧密一致。

5、关键词越多越紧密,文章在看一看和搜一搜中出现的几率频次越高。

来源:鸟哥笔记

来源:卢松松博客


Public @ 2022-03-31 15:42:14

我是如何做公众号引流的,这里分享8个靠谱的方法

: 1. 增加粉丝人群:可以把粉丝群留在原来的社群流量池,也可以利用赞赏打赏、福利抽奖等形式拉新粉丝; 2. 合作营销:可以与志同道合的其他相关公众号互相投稿、互换友链,增加自身公众号的曝光度; 3. 使用搜索引擎优化:把公众号的标题和内容设计的更吸引人,以及利用关键词优化文章排名,可以更容易让搜索引擎形成友善关系; 4. 利用微信二维码:在印刷品、广告推广、T恤或包刷等物品上印制公众号二

Public @ 2023-03-03 02:00:26

解析抖音种草号的4种玩法

什么是抖音种草号?以卖货、带货、销售产品为导向的抖音账号,就可以叫做抖音种草号。可以是销售自家产品:如面膜、服饰、农产品、特色手工艺品等,也可以是销售抖音精选联盟、淘宝、京东、考拉等平台上的商品赚取佣金。抖音种草号还属于起步阶段,流量红利期,在这个好的时期,月入三五千,过万,甚至超过10万都不是问题,一条爆款视频就可以带来过万的收益,这就是躺赚。解析抖音种草号的4种玩法 小视频 流量 抖音 经验心

Public @ 2022-09-06 15:57:57

微信看一看内容来源哪里?看一看推荐规则是什么?怎么赚钱?

微信看一看是什么?微信看一看,简单来说,就是在微信这个APP一线菜单栏发现里面的二级菜单栏里,与朋友圈同级的那个东东,如图:微信看一看内容来源哪里?看一看推荐规则是什么?怎么赚钱? 微信 经验心得 第1张微信看一看正式推出是2017年5月,在微信生态存在已经5年了。再简单理解,微信看一看的初衷应该是微信版“今日头条”,给用户推荐他们想看的,做到千人千面!微信看一看,早期是朋友好看和精选,后面精选改

Public @ 2016-01-20 15:42:15

揭秘微信“看一看”如何为一篇文章带来百万阅读量!

微信“看一看”究竟能给公众号带来多大流量?不少人依旧存疑。揭秘微信“看一看”如何为一篇文章带来百万阅读量! 思考 流量 微信 经验心得 第1张最近,微信把公众号的“好看”改成了“在看”。不过不管名字再怎么变,微信打通公众号和微信“看一看”的逻辑是不变的: 用户浏览文章——点击右下角“在看”将文章推荐到“看一看”——“看一看”带来的流量再反哺给公众号。2017年5月18日,微信推出实验室功能,“看一

Public @ 2022-03-31 15:42:14

更多您感兴趣的搜索

0.462425s